近期,普洱市緊緊圍繞做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工作,把落實脫貧攻堅監督責任、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踐行“兩個維護”的具體檢驗,制定出臺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和年度計劃,定期通報各縣(區)工作情況,層層壓實責任。
制度機制日趨健全。先后制定出臺了《脫貧攻堅問題線索直查快辦機制》《脫貧攻堅常態化約談提醒工作制度》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提示預警機制》《脫貧攻堅問題線索督辦制度》等制度機制,進一步推動了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規范化、科學化。
巡察工作成效顯著。堅持在每輪常規巡察和開展巡察“回頭看”過程中,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列入巡察監督重點內容,在抓好常規巡察和“回頭看”的基礎上,圍繞脫貧攻堅責任落實、政策落實、項目管理、資金使用、干部履職盡責等開展常規巡察、專項巡察,對被巡察單位黨委(黨組)所掛聯縣(區)、鄉鎮及包幫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延伸巡察,通過即知即改、立行立改、邊巡邊改、全面整改,形成扶貧領域巡察監督常態。
問責力度不斷加大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扶貧領域違紀案件中,把握運用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,對脫貧攻堅政策落實不力、項目資金監管缺位,出現腐敗問題的,在嚴肅查處直接責任人的同時,對鄉(鎮)和行業扶貧職能部門主要領導、分管領導以及掛鉤聯系的同志進行嚴肅責任追究,以強有力的追責問責,推動脫貧攻堅政治責任落實。
警示震懾效果更加明顯。堅持多管齊下,采取發件、召開警示教育會議、編印典型案例讀本、在網絡電視媒體通報等多種方式,開展多層次、全方位、高頻次的通報曝光。堅持哪類問題普遍典型,就通報曝光哪類問題,查處一批就通報曝光一批,通過高頻次、多形式、全方位的通報曝光,擴大了執紀審查的政治社會效果,形成了“人人喊打”的警示震懾效應。
截至目前,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782件,處置問題線索777件,批評教育849人,問責單位11個125人,給予黨紀處分121人、政務處分37人,通報曝光82批247個典型問題,涉及干部343人。(高彩仙)